第95章 童谣(1/3)
作品:《月满唐门》“南朝四百十寺,多少楼台烟雨中。”
雨后的扬州城空气中泛着甜润的味道。
烟柳空濛莺啼婉。平静的西湖上笼罩这层轻薄的水汽,犹如张柔顺的面纱,滟滟旖旎。
柳枝滴露,青黛含翠,又是番如诗如画的别致丽。
城东有座气派的庄子,格局甚大,众庄丁前后奔忙,来去待e,川不息。
庄门口站着男女。
男的三十来岁年纪,身穿长襟锦袍,手摇桃花折扇,气宇轩昂,举手投足间颇见威严;
女的十岁出头,身形纤巧,面容娇俏,皮肤白腻,模样看起来文文弱弱的。
人丛中两名商人打扮的庄e望着他夫人,悄悄议论道:“陆庄主和陆夫人真是好人,接待这些出不了城的来往e商,只是近日竟连灾民都起收纳过来,若是开了这个口子,民齐涌入,到时恐怕难以应对。”
“不错,陆庄主宅心仁厚,如今可不多见了,灾民之事想来陆庄主又要劳心番了。”
这对夫正是陆元瑾与妻子杜秋。
这年中,赵若兰在王宅不远给人起了个庄子,作为新居,自己和燕儿、坠儿三人仍住在王宅。
陆元瑾给庄子起名叫“广厦庄”,取自“安得广厦千万间”之意。
陆元瑾夫人这两月来不断接纳出不了城的过往e人,不料灾民也随之而来。
陆元瑾不忍看到百姓离失所,便细大不捐,概都收进庄。
眼见庄子如今已然住满,陆元瑾神略显疲惫,侧头对妻子杜秋道:“秋妹,你去王宅知会下赵小,请她过来拿个主意吧。”
杜秋本就穷苦人家出身,见丈夫如此宅心仁厚,这几日为灾民之事心力交瘁,无不亲力亲为,心中很是高兴。
点头道:“是啊,今年灾荒连连,又不太平,我们庄子住进了这么多民,况且只进不出,定会人满为患,我这就去找赵小。”
陆元瑾目光爱怜地看着她道:“上当心,我叫丁壮陪你去。”
杜秋凝望丈夫温柔的目光,伸手握住他手,笑道:“我又不是小孩子,何况又是在城,不用人陪了。”
陆元瑾叮嘱道:“万事都要小心,丁壮!”
“哎!”只见个体型健硕,样貌敦实的灰衣男子跑了过来,哈腰问道:“老爷什么吩咐?”
陆元瑾道:“你送夫人到赵小府上去趟。”
“好!”丁壮憨憨地应了声,回身出门去准备马车,杜秋笑眼望着丈夫,也跟了过去。
看着杜秋远去的背影,陆元瑾缓缓抬起头,深吸口气。
望着天边卷积的团云彩出了神,自言自语道:“唐灵兄,我生爱清净,不愿与外人同,可这两个月来收纳如此多的灾民,也算替你积下六十余日的阴德,愿你在天有灵能家团聚,只是不知你的事我该不该告诉她们……”
王宅后院的花园中,草木繁盛,奇花炳灼,香气馥郁。
曲折游廊,阶下石子漫成甬,两边石栏每隔几步就有株桃花,其间夹杂着牡丹、玉兰、花楹、铃兰、海棠、水仙……若丹砂,似金桂。
正值春,花木丝垂翠缕,葩吐丹砂。
只见“娇花笼浅径,柳拂雕栏,弄风杨柳纵蛾眉,带雨海棠陪脸。”
清风拂来,翠带飘摇,异香扑鼻。
花瓣飘落,火树琪花,上则桃枝倒垂,下则落花浮。
曲径通幽,前院水阁绣槛皆隐于花丛树杪之间。
柳荫中露出个乘闲小亭,身着落地裙的白衣女子正倚在栏上掐花。
女子十出头年纪,体纤弱,娇靥如玉。轻风吹落簌簌花朵,却拂不去她眉目间的淡淡愁意。
只见她左手拿起根花茎,右手轻轻将片片花瓣摘下,口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