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百九十八 两个问题(2/3)
作品:《逆天玄墨》无名从他们的口中已听明白问题的所在:那就是皇室覆灭,无名又再出走,这些日子国内群龙无首,十八路王,一个个不服管束,俨然已有割据一方之势。
这问题实在严重,连无名都不敢大意。
他听各级官员阐述完自己的政绩之后,又令刘大人将这两个问题抛还给他们。问那些官员关于这两个问题有什么感想。
回答第一个问题的时候,各级官员各抒己见,所想的点子也很多很多。总得来说便是加赋不加税,加税不加赋,而至于到底是应该加赋还是应该加税,却得因人而异。的确,子金国如今虽然困难,但若同时加税和加赋,百姓实在难有活路。
无名听众官员讨论这问题时头头是道,不禁暗暗点头,心中欣喜。
讨论第二个问题时,那些官员的积极性明显没有回答第一个问题时高涨。很多时候他们甚至不发一言。这也难怪,如今天下形势大乱,十八路王具有割据之势。而若是有那么一天,谁也不敢保证将来谁会成为这片土地的霸主。众人心知此时若是说出什么不妥的话,将来很可能招来杀身之祸,便都只说些不疼不痒的言论。
讨论了半天,那刘大人见众人还是没研究出个所以然来,率先站出来道:“十八路王之所以这么猖獗,还不是因为江山无主之故?若是有赵氏子孙登高一呼,我想天下必定从者云集,十八路王肯定也不会像现在那么嚣张。他们会听命于这位新皇上,到时大家勠力同心将太古国的大军杀回乌河对岸,天下岂不就太平了?”
刘大人此话一出,众人均有不以为然之态。先皇和赵景阳在那场战斗中牺牲,而二皇子赵景隆也消失在茫茫人海,至今都未闻其下落。若说他已然身死,恐怕都不会有人怀疑。而且像无名这种犯下重大过错的人,恐怕也难以服众。
在场的多数官员都是这种想法,可还有一些官员见刘大人如此说,马上便反应过来:刘大人为官已久,如今肯当着这么多同僚的面说出这般不怕得罪人,这般笃定的话,肯定有些猫腻。
那些较为机智之人一想到他今日的所作所为,又联想到他往日的为人,马上便联想到或许根本就没有什么密使,那个密使有很大可能就是消失已久的二皇子赵景隆。
一想到这些,那些怕得罪于皇室之人马上说道:“大人所言甚是,如今国内群龙无首,的确应该寻觅一位德才兼备之人,统领全国。我觉得若是能寻觅到赵二皇子实为最好。他不仅是赵氏的皇子,能力在同辈中更是首屈一指。由他来做子金国的皇上实在最是合适不过。”
无名在屋中听众人说到自己的名字,不知道是该兴奋,还是该惆怅。他一直不吐露自己的身份,便是因为他并不想让定王过早地知道自己存活的信息。
对付这种人只有出其不意,才可能揭发他的阴谋。然后若是让定王过早地得到信息,他不仅会有所防范,更有可能会率先动手除掉自己,而无论定王是发动政变,还是于途中对无名进行暗杀,都是无名吃不消的。
开始时无名还有些怀疑是刘大人泄露了消息,可转念一想,这些当官之人最是会揣摩别人话中的意思,听刘大人那么说,哪有不顺着他的道理。
官场上便是如此,只要有一人肯牵出这个话题,其他人便会随声附和,没一会儿工夫,众人口径统一,已经将赵景隆奉为子金国的皇帝,而且还研究起迁都的事宜。
一谈起这话题,众官员更是随心所欲,畅所欲言。大家都说蜀峰城离乌河实在太近,当太古国的大军攻过来后,太容易被控制。而当蜀峰城一旦被控制,对子金国来说更是灭顶之灾。
无名听到这里,暗暗摇头,之前他们说的那些治理国家的办法还有些是可行的。可国都从蜀峰城再迁回到崇飞城却是万万不该。
一来迁都不仅耗费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