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86 关于云溪村的发展方向(3/4)
作品:《系统请我当老师》条件?
为什么?
以他掌管云溪村多年的丰富经验,也想不出问题所在。
“是啊,孔老师,为什么全村不能都养鸡?”问话的是孙祥林。
本来按照他的想法,自己开一个养鸡场,加上有孔孟的指导,等一出栏,绝对收获多多。
可听孔孟的话,难道还会有别的变故?
如果真是这样,他也不得不改变自己的养殖方案了。
见两人都这样问,孔孟笑道:“这很简单呀,你们想想,如果云溪村所有人都养了很多鸡,等这些鸡长成后,村里也只是能多上几百上千只鸡而已。
最多大家每天都能吃上鸡肉,又怎能改善自身的生活条件?”
孔孟话一说完,刘德华,孙祥林,祥林嫂,包括林芝。
4人头上缓缓飘出4个问号。
家家户户有鸡肉吃,这还不算改善生活条件?
那到底什么样的情况才算是改善呢?
过了好一会儿,回过神的孙祥林憨厚笑道:“孔老师,我觉得每天能有肉吃就很不错了,可不敢奢望太多。”
旁边祥林嫂也跟着附和。
只有刘德华若有所思。
他问孔孟:“孔老师,不知你说的改善生活条件具体是什么?”
孔孟道:“很简单!
决定一个人生活条件的最根本标准,就是它本身所拥有的金钱。
稍微学过一点经济学的人都知道,金钱只是一种等价货币,它代表的是各种各样的丰富物资。
所以我认为,良好的生活条件,不是单纯有肉吃就行的。
它需要让大家都富裕起来,然后尽情挥舞着手中的钞票,喜欢什么买什么,什么好吃买什么,什么好玩也买什么……
大家有宽敞的房子住,有即使上百种永远都吃不腻的食物,穿不完的衣服。
没事的时候,可以带着自己的老婆孩子到外面旅游观光,也可以到山里采菇捕鱼。
反正自己怎么高兴就怎么来……”
听着孔孟滔滔不绝的描述,孙祥林三人间,不自觉的陷入遐想之中。
最后刘德华苦笑着摇摇头:“孔老师,你说的这些非常好,但绝不可能实现的。”
孔孟疑惑问:“不可能实现?为什么?”
刘德华没有说话,但很快孔孟就知道了他的意思。
按照自己的描述,云溪村必须和外界做到互通有无。
但因为大青山的原因,这里的村民想和外界交流,简直难如登天,更别说互通有无了。
孔孟却丝毫不担心刘德华的疑虑,他笑着说道:“刘叔,你知道云溪村村民,之所以贫困到现在的根本原因吗?”
刘德华想了想道:“是这里的土地不好,而且大青山虽然山清水秀,但还是十分贫瘠。
村里人想种一些东西,或通过打猎捕捞,都很难有太大的收获。
用句丧气的话表示:这叫苍天不给饭吃。”
听完刘德华的话,孔孟忍不住摇摇头:“刘叔,不得不说,你的想法太偏激了。
没错,我承认大青山的土地无法和平原耕地相比。
但你为什么要把两者做比较呢?
没错,大青山土地的粮食产量的确不高。
这是没有办法的事,就算神仙来了也无法改变。
可大青山有自己的优势呀!”
刘德华皱眉问:“优势,什么优势?”
孔孟道:“很简单,因为这里是山,那些平原地区根本就没有的山。”
“……”
听完孔孟的解释,刘德华的问题不仅没有解开,反而更疑惑了。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