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章 个人软实力(3)(2/3)
作品:《行在宽处》弄颠倒了,比如有人认为某个人之所以很成功,是因为他很有钱。我相信他当年创业的时候肯定是没钱的,但他一定有软实力,这样大家才愿意跟他打交道,他才能借到钱,才能把东西卖出去,就像李嘉诚一样。在创业的时候,软实力决定你的硬口袋。不是说你有钱就一定能做起来,很多比李嘉诚有钱的人现在不是都垮了吗?
所以,我认为,软实力-特别是价值观-决定了硬实力。很多民营企业的老板出问题,比如行贿,你说他没钱吗?他有钱。问题出在哪儿?他的价值观偏离了正确的方向。
提问:怎样才能使自己的软实力得到体现?
冯仑:软实力相当于品牌,你要不停地花钱,不停地通过个案去积累,才能让大家相信你的品牌。只有通过大量这样的事情,别人才能相信你这家企业是诚信的,你的品牌价值是存在的。
同样,人的软实力也要通过很多事件的积累,才能让周围的人了解。比如你是一个诚信的人,怎样才能让别人知道呢?路遥知马力,十年以来,你从来没赖过银行的账,这就证明你是一个诚信的人,你的软实力在这个过程中就积累起来了。
我曾经有一笔小投资,一个哥们儿让我亏了很多钱。我跟他说,虽然你让我亏了钱,但你确实很努力,财务也很透明,这证明了一件事:你是个好人,但不是能人。好人是有资本的,下次你还可以来跟我谈。但如果你挣了钱,把钱拐走了,那就证明你是能人,但不是好人,那你就不可能再跟我谈第二次了。
所以,软实力要通过时间、事件的积累,才能体现出来。刚毕业的大学生很难证明自己的软实力,要经过七八年的时间,别人才能逐渐了解你的软实力。
提问:在不知道自己能否做好的情况下,我们应该去做自己比较擅长的事情,还是应该努力做好自己手边有发展前途的事情?
冯仑:人做事情有几种动机,大多数人会首先选择对自己有益又可做的事情去做,但这些事情往往竞争很激烈,成功的概率并不高。还有一类人是偏执型的,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。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琉璃工房的创始人杨惠姗和张毅,他们本来是拍电影的,后来不拍了,去做琉璃,做得快倾家荡产了。但是,由于他们把这件事做到了极致,他们产品的包装、品质、文化意象都比别人的好,所以就有人来帮他们,最后他们做得非常成功。还有一种人是被动型的,人家安排他做什么就做什么。
第一种人起步很容易,因为手边有现成的资源。但因为是按常规做事情,思维中很多有价值的东西会被覆盖住,因此成功的可能性并不大。
而对极端偏执的人来说,成功是需要冲破很多阻力的,其中最大的挑战就是对自己的挑战,因为你的命运会面临一场零和一的赌博。
我有个朋友,也是这种很极端的人。他把准备买婚房的钱拿去创业,结果赔了。但他没有放弃,继续做,他老婆也很理解和支持他,没有跟他掰,最后他终于成功了。所以,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人会努力冲破一切障碍,把事情做成,这样的人成功的概率反而大于第一种人。
提问:在提高软实力方面,对您影响最大的一件事、一句话或者一本书是什么?
冯仑:我经常读的一本书是老子的《道德经》,我觉得它对我的影响很大。另外,我读很多人文方面的书,比如经济、政治、法律,而且我很喜欢历史,自己到处乱跑,这让我对世界有了更全面、更立体的看法,让我看到了别人没看见的地方。这样,我对历史规律的把握会更准确,看问题也比较乐观,会用办喜事的心态来对待办丧事。
专业面越窄的人越轴,专业面较宽的人,比如学宗教的人,就比较有弹性。有弹性的好处是容易和人沟通,能够形成一个很大的沟通磁场。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