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八十八章 隍笼万罩独目瘾(2)(1/2)
作品:《长街人声涨》满堂烛灯洞洞明。
宴毕,皇帝与皇后在偏殿歇了片刻,打发皇后先回去熬汤备药,他酒多了,多歇一会儿又动身。一炷香过去,他带着人进了后花园,满园菊花香飘来。
清秋一菊,皇权一生。
皇帝想起了小时候,先皇摆万寿宴,要一众皇子在秋菊前赋诗,谁吟得好,拔得头筹,便能随刚进宫的太傅作学。皇帝记得那太傅的学问很好,却不是关键。关键在那太傅身下有数十仕途子弟,分领各地为官
皇帝兴致一起,便带人去了在宫里专门建的长祠堂。
祠堂乃是皇宫中最低矮却最长的叠屋,是皇帝在两位皇子身死之后,特意派人建的。
皇帝将大部分人留在了宫外,近身的太监留在了第一重祠建外,又命令最亲近的老太监留在第二重祠外。老太监知道,陛下这是又有苦思不得诉,需要与祖宗们交谈了。
他独自走到最里间,第十间房。
按照当初的祠建设计,简国自开国以来,到今朝,共四位皇帝。每位皇帝设三间祠堂供奉,到最里间的,则是家谱共陈。不止列帝,死去的叔伯儿子皆有灵牌。
当年皇帝举国搜罗能工巧匠,为三位先帝各铸了三尊小佛,只留佛身,取掉佛头,又将三位先帝依照画像模样铸头像,最后安上佛身,以取“人佛”之义。最后一间祠堂内,皆燃红烛,不用饰灯,亦是为表虔诚。
皇帝推门走了进去,又将门关上,插板时插得严实。彼时暗卫嫌房顶实在太矮,目标过大,不好隐藏,便提前开顶躲进了房中。因不知皇帝走到哪间才会停,他便先皇帝两间,躲入里面,想来这祠堂虽长,却门门相连,若真有意外发生,也便穿门营救。却不想皇帝一直往里,最后避无可避,只能停在了最里间。这满屋的红烛十分碍事,影子实不好藏,挂在梁上亦能看见。幸而有三座人像佛身作挡,他再施以“停息”,以他的功夫,只要皇帝不走到像身后,就不会发现。
皇帝关上门后,恭敬地给三位先帝都上了香,然后就拎起祭祀的酒壶,拿了倒过来放的茶杯,给自己倒酒。他长叹一声,坐到了前面铺的一层薄软锦上,锦上的龙纹立皱,飞天的祥云被揉成了一团。
他开始自言自语:“好久没来了,诸位。”
“近年地下日子可舒坦,天气可有转凉啊。”
“简国如今倒是入了秋,菊园大好,千秋盛景”
“想来你们许也能看见,倒不用我多加解释。”
“皇父啊,皇父,我每回来,都要骂你两句。”
“骂完你,又要多谢你。”
“你若不蠢,儿又怎能吸取到你的教训。”
“你看看周围的皇爷爷,开国老祖,哪个不比你聪明说到底,还是当年你坐皇位,坐得太容易,这才找尽了办法,盘说这帝王之路,到底有多艰辛。不设这重重关卡,没有这天赋奇力,好像就坐不上一样。”
“哈哈哈,你看看,好好看看,我不是舒舒服服又轻轻松松的,就坐到了如今。”
“开国祖,征战武,励精文,那又如何你们何人有我在位长,又有何人能治理出如我这般的太平盛世,万邦来朝史书朱笔记,千载留吾名圣贤又如何,圣君掌太平”
“哈哈哈,什么天赋奇才、武学至极,空有一身力,却只能当个盲眼的棋。”
“皇父,若你还在世,必定喜欢我这个小孙子得很。但要是交给你来养,他绝对不能成此大器。”
“你总说,帝王衣,灰无色,帝王家,暗无情。可你错了,你如今可知道自己错了在你这种教导下,我们兄弟几个皆是庸才,庸才。”
“而在我的教导下,儿子也好,孙子也罢,都是良驹,都是血性的战马”
“可惜啊,可惜。太出头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