孙权(1/9)

作品:《神器纪
神器纪有声小说,爱尚小说网在线收听!

籍贯吴郡富春(今浙江富阳),于东汉光和五年(182年)出生于徐州下邳(今江苏徐州市邳州),其父孙坚时任下邳县丞。[5]

据传他是春秋时期军事家孙武的第22代孙,为孙坚第二子。生来目有精光,方颐大口,形貌奇伟,异于常人。[5]自幼文武双全,早年随父兄征战天下。善骑射,年轻时常常乘马射虎,胆略超群。长兄孙策在江东起兵时,常跟随左右,他性格旷达开朗、多决断,崇尚侠义,喜蓄养门客,与父兄齐名。常参与商议计谋,孙策感到特别惊奇,自认为不如他。每当宴请宾客时,孙策常常回头看着说:“这些人,以后都会是你的手下。”

为了让弟弟早日成材,孙策让他去担任阳羡(今江苏宜兴)县长,这时的只有十五岁。[1]此后,被郡中察举为孝廉、州里推举为茂才,代理奉义校尉。

建安四年(199年),跟从孙策讨伐庐江太守刘勋。刘勋败逃后,又进军沙羡,讨伐江夏太守黄祖。

稳固江东

建安五年(200年),孙策被许贡门客行刺,不久去世。领会稽太守,开始统领江东。最初掌管江东时,局势动荡不安,在张昭、周瑜等人辅佐,地位逐渐稳定。[6]

建安八年至建安十三年(203年至208年),三伐江夏太守黄祖,并于其间收得大将甘宁。

赤壁之战

建安十三年(208年),同年,东汉丞相曹操南征,大败宜城亭侯、左将军、豫州牧刘备。曹操占领江陵(南郡治所)后,给写信,直意要取下东吴。东吴内部分为主战和主和两派,主战以鲁肃、周瑜为首,主和以张昭为首。张昭在当时是很有说服力的,但却有意与曹操一战。此时,鲁肃从江夏带来刘备的军师诸葛亮,表明刘备联吴抗曹的决心。周瑜及时返回,说明曹操的种种弊端,战有望获胜。果断决定,以周瑜、程普为左右都督,与刘备合兵,和曹操决战。周瑜用黄盖谋,以五万人于赤壁大破曹操,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“赤壁之战”。战后,刘备、周瑜等又追击至南郡,曹操只好撤回北方,留曹仁、徐晃在江陵,派乐进镇守襄阳。[1]

此时,甘宁在夷陵被曹仁包围,采纳吕蒙的计策,留下凌统抵御曹仁,以一半兵力驰救甘宁,获胜而返。同年,亲率大军围困合肥,派张昭攻打九江郡的当涂县。张昭出兵不利,攻合肥一个多月,亦未能破城,最后只得退兵。

建安十四年(209年),周瑜与曹仁相持已有一年多的时间,曹仁部死伤众多,最终弃城逃走,任命周瑜为南郡太守。同年,刘备上表奏封代理车骑将军,兼任徐州牧。

开拓领土

建安十五年(210年),遣步骘为交州刺史,挥师南征。吴军压境,交州各郡守无不俯首,士燮率领众兄弟奉承节度。唯有刘表所置苍梧太守吴巨“阴怀异心,外附内违”,最后被步骘所斩,遂加士燮为左将军。

建安十六年(211年),将治所迁至秣陵。

建安十七年(212年),修筑石头城,改秣陵名为建业。同年,修筑濡须坞以防曹操南侵。

三国鼎立

三国鼎立

建安十八年(213年)正月,曹操攻打濡须坞,与之相持达一个多月。其后,曹操率先撤退。

建安十九年(214年)五月,征讨皖城,虏获庐江太守朱光。

建安二十年(215年)刘备取蜀成功,遣诸葛瑾讨还荆州,刘备不从。盛怒下的以吕蒙为将,连下长沙、桂阳、零陵三郡。刘备亦起兵五万赴公安,关羽将三万于益阳与鲁肃对峙,大战一触即发。然曹操于此时拔汉中,刘备面临着极大的威胁,与议和,把长沙、江夏、桂阳以东土地予孙氏。与刘备议和后,再次征讨合肥,还是未能攻下合肥,便撤军东归。于逍遥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