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16诡诈和议(2/4)
作品:《凰涅天下》虽无意识,但有了瑞宋岛这个甜头后,朝臣对建州衡便多了几分热情,柴历亭虽无矿源,但赵构君臣都不是傻的,陆上丝绸之路已因西夏把持而断,而北面又有赵谌朝廷,南宋君臣自然而然将眼光投向兴盛的合“香瓷之路”(因香料和瓷器贸易而得名),作为这条香瓷之路咽喉之地的柴历亭也自然而然被赵构君臣关注。
胡安国皱眉道:“这‘割让’之说不妥。”
丁起笑道:“这‘割’字确属不雅,签署和议条文时,用词可作斟酌。”
殿上君臣皆意会而笑。
和议条文的第三项提出:“三佛齐开廖内、普林、麻拉昆、巨港……为通商口岸,宋商关税厘定为十抽一……”
这一项即使不通商事的朝臣也明白于大宋有利,无有作声反对的。但卫险在条议中道:“朝廷于三佛齐通商口岸设‘领宋民事务馆’……”此项便惹来反对之声。
周望道:“三佛齐非大宋属地,朝廷设甚么领务馆?徒耗朝廷开支。”
李邴道:“设领务馆有利于监察三佛齐有无贰心。”
叶梦得则是从保护商贸出发,禀道:“朝廷设领馆有利于护持宋商利益,宋商获利越丰,相应的朝廷得益越大……其所得远胜于派驻官员的人事花费。”
吏部尚书李纲也道:“蕃人奸猾,设领馆就近监视确属必要,朝廷不可拘泥于小节支出。”
周望见负责出人出钱的吏部户部都赞成了,虽然想和卫轲唱反调,却也自觉歇了声。
一项一项议过后,礼部侍郎宋之意出列禀道:“陛下,臣请在和议中加入一条:三佛齐派王位继承人赴我朝京城,进官学修习儒家经学,接受王化。”
朱敦儒当即拊掌笑道:“宋侍郎此议甚佳。”
胡安国也笑道:“正是,蕃王子进我官学修习儒学,便可知天朝礼仪,去除蛮俗,此议甚当。”
丁起微笑道:“更重要的是可培养出亲近我大宋的蕃王。”
李纲点头,“此即为‘化夷为汉’。”
殿上君臣又是一番会意而笑。
最后的议项是朝中派谁为和议使↓使自然是卫险,即使赵构心底不愿,却也无法抹却卫险在此事中的主导地位,但全然放权给卫险,赵构又怎肯甘心?何况,按理和议也不宜以单人为使。
赵构几经忖度后,决意以都给事中朱敦儒和户部侍郎叶梦得为和议副使♀二人,前者为朝中清流之首,名望深隆,当可瞧卫轲;后者则通晓商事,不虞三佛齐蕃欺弄,同时也可防卫轲谋私。
按说三佛齐这等衡蕃国在大宋君臣眼中尚不及高丽,朝廷却以国师枢密使、都给事中、户部侍郎三位重臣为和谈使,说出来有些“掉价”,但赵构也有不得已——品位稍低的哪能制衡得了卫轲!
***
建炎三年十二月初十,两国和议使于三佛齐麻拉昆港的大宋厚号上进行和谈。
一开始和谈就不顺利,挖第一项三百万两黄金的赔款上。
三佛齐国王舍得割出柴历亭,却嘱咐王弟最多只赔一百万两黄金,宋国若不同意,宁可举国以战。
卫险作出强硬态度,朱敦儒和叶梦得早前已得她私下协商交底,也配合不作让步,但叶梦得却表现出两分犹豫,被三佛齐和议副使、财臣葛里潘觑见,心中便有了计较。
他回头与正使蒲察安一合计,明面上和宋使斡旋,暗底里却送珠宝予叶梦得,请他在那位咄咄逼人的国师面前说几句好话《梦得皱眉作出难色,大叹卫国师执掌兵权,在大宋位高权重、冷峻难近人云云,扯七扯八就是不落句实的。
葛里潘忖摸这宋使可能嫌礼薄了,隔日又备了份厚礼过来,金碗金币红蓝绿宝石之类的塞满了一个嵌金边镶宝石的箱子《梦得捋着须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