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6.刘姥姥为何长寿(1/2)
作品:《赖活着》不久前看到一篇章,说老姥姥为何寿,笑得我泪奔。章说《红楼梦》中曾经三进大观园的刘姥姥,她可是红楼梦中的老寿星,在平均寿命只有30岁的清代,可称得上是寿者了。
?章说,老姥姥之所以寿,有几个原因,一是因为老姥姥粗茶淡饭。她是“守着多大的碗儿吃多大的饭“的人。二是她心胸开阔乐观开朗。她尽管是个村野之人,但她阅历丰富,饱经沧桑,世事洞明,人情练达,是一个心地善良,对事物很有见地的老妇人。三是助人为乐心怀善念。所以老姥姥寿。
章还说,在现代,我国一些有条件的地方,正在悄然兴起“森林氧吧”。所以山青水秀之地多为寿之乡。刘姥姥正是住在这样的地方,在耄耄之年依然思维敏捷过人,出谋划策救巧姐儿于危难之中。正如庄子所言“能尊生者,虽富贵不以养伤身,虽贫贱不以利累形”。云云。
早些时候,到处热播电视剧《欢乐颂》,有网友因为剧中“樊胜美”很落魄,于是纷纷给“她”捐款,让“樊胜美”的扮演者蒋欣(?)深感意外。固然,“樊胜美”的成功塑造与蒋韵的功力密不可分,但是,网民要向“樊胜美”捐款,只能让人“呵呵”了。当年,《高山下的花环》在部队放映,很多◎◎◎◎,︾.±.ne⊕t人对电影里面的靳开来抱不平,有一个连队决定全连一起为靳开来请功,后来才知道那是一个银幕虚构的形象。此事让人感叹不已,也证明了的无穷魅力。
以一部《侏罗纪公园》震撼世界的迈克尔·克莱顿,就是一个例子,克莱顿的作品情节虚虚实实、真真假假,可是很多人在他作品的时候却“信以为真”,并不对其中的“假”说三道四。克莱顿的作品虽然也是虚构的,但读者却不去挑剔其中的“假”,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,他巧妙地把许多有根有据的事实和他自己的虚构想像融合在了一起。他的想像绝非无中生有,不过是借题发挥而已。这也是他的作品为世人所喜爱的原因之一。
大家都知道,老姥姥也是一个虚构的人物啊。作为四大名著的《红楼梦》,以它的无穷魅力,赢得了人们的尊敬,甚至有人把它与现实混淆,以至于认为里的人物真有其人,也是情有可原。但是,我听说由此还诞生了一门叫做“红”的机构,并且有几万人之多,我就叹为观止了,我也不难理解他们写出《老姥姥为何寿》这样的章了。
我不反对有人研究《红楼梦》,也不反对人们研究老姥姥,但是任何事情都要有个度。250多年前,曹雪芹在饥寒交迫中告别这个世界时,恐怕做梦也不会想到,有一天他的书居然支撑起了一个产业。据说我国目前每年生产出三四百篇术论,过去的近一个世纪里,我国涌现出著名“红家”多达百余人,几乎所有的化大师都曾参与到“红”争论中,其中两次重大争论给中国社会留下了深刻的影响。环顾宇内,都让人觉得匪夷所思。
最让人匪夷所思的还是,2008年,中南大教授杨雨在新作《莫道不销魂杨雨解秘李清照》中,颠覆了人们心中那个“不食人间烟火”的李清照形象。在这位美女教授的眼里,李清照虽然得漂亮又有才,但也有很多“劣行”,比如好赌、好酒、好色。
还是说红,纵观百年红,虽人才辈出,却让人哑然失笑。在考据、索隐两派相争不休的时候。我倒以为,红都是一些望生义、牵强附会、一叶障目、死钻牛角尖、杯弓蛇影、蝇营狗苟的集成。前段时间,贾玲演绎“花木兰”,把她塑造为一个“担小、贪吃”的人物,就被一个叫做“木兰研究会”的机构“强烈抗议”。随即,这个莫名其妙的机构也受到了无数网民的“强烈抗议”。
还说“红”。他们考证说李清照好色贪杯已经让人魂飞魄散,红专家的说法则让人“魂飞天外”。2013年,号称国内迄今唯一一本“年轻态”红著作的新书《非常品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