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6.消耗大(2/4)
作品:《明末布衣王》下,肯定需要这样的工匠给士兵修理弓箭,当下对那个书吏吩咐道。
那书吏见李逸发话了,赶紧从新写了一张字条给那老汉,那老汉接过字条自然是欢天喜地的去了。
“对于能制作弓弩、火铳、打造盔甲、兵器的匠人另外登记造册,待遇暂时先按上等技工算,统计完后记得交给我。”李逸对身边的姚波吩咐道。
“属下这就去办。”姚波跛着一条腿赶紧交代下面的书吏去了。
李逸带着吴为在场内转了一圈后发现现场虽然嘈杂,可还算井然有序,灾民的脸上依旧是满脸菜色可毕竟有了一个盼头,没有了往日的麻木和绝望反而多了几分希望。
“先生,看来这姚波还算有几分本事,总算没有辜负你我的期望。”李逸姚波的组织能力还算满意,毕竟要维持这么一个大摊子还是有很多困难。
“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,大人慧眼如炬。”吴为笑着恭维道。
“算了,咱们就不互相吹捧了,前面有个粥铺咱们去看看灾民们吃的怎么样。”李逸指着不远处的粥棚说道。
“大人请。”吴为拱手说道。
粥棚被分成三等,上等粥棚不仅白米饭敞开供应而且还备有肉汤,虽然只是几块肥猪肉漂在汤面上,可对于已经半年多没见油星的灾民来说,这不亚于任何人间美味,有幸打到一块肥猪肉的灾民,舍不得一口吃下肥肉,只是轻轻在猪肉上嘬一下后使劲往嘴里扒饭。
而中等粥棚则只有搀着杂粮的米饭和菜汤,而且是定额供应,不少壮劳力看到技工碗里有块肥猪肉,一个个馋的不行,可没办法啊人家有一技傍身。由于李逸发话后儿童也跟着壮劳力一起吃饭,可灾民中的女娃基本被卖往别处,而灾民在逃荒年间根本不敢生育,所以留在难民营中的多是未成年的男孩,所谓半大小子吃穷老子,这些小孩子吃的可不比壮劳力少。
最下等的就是老弱妇孺身体瘦弱的,老弱的灾民基本已经死的差不多了,剩下的多是一些妇女,这些妇人只能吃最下等的杂粮粥粥,虽然是杂粮粥可比以前的米汤不知好到哪里去了,姚波给粥定下的标准是插筷子不倒,裹土布不漏,妇女门喝着碗里的稠粥也还算满意,毕竟比以前强太多了。
灾民们有口饱饭吃,欢声笑语就来了,孩子们端着碗在人群中打闹引来父母的一阵阵呵斥。其实大明朝的子民要求的不多,有顿饱饭吃有个安乐小窝就够了,要是当今朝廷能保证这两样鬼才跟着闯贼造反呢。当然李逸现在能做的就只能给顿饱饭,至于安乐小窝就得靠这些人的双手去创造了。
“大人此举救了这数万灾民,功德无量啊。”吴为看着眼前的场景眼睛不禁有点湿润,对着李逸动情的说道。
“先生此话让我汗颜,为官一任当造福一方,若连一口饱饭都不能给,那还当个什么官。”李逸摇头感慨道。
“大人过谦了,若是天下所有的官员都能保证治下的百姓一口饱饭,也不至于让闯贼闹到现在无法收拾。”吴为反驳道。
“好了,现在第一步总算走出去了,接下来咱们该让这些灾民动起来了。”闯贼南下的日子不远了,留给李逸的时间也不多,是该抓紧时间了。
经过两日的仔细清点,姚波终于拿到了现场的第一手数据,数据到手之后赶紧回到县衙向李逸来汇报。
“大人,灾民的总数量是一万三千四百七十人,其中技工一百二十四人,壮劳力九千四百余人,儿童是两百二余人,妇女老弱是三千七百余人,而大人特意交代的分别造册的技工不到五十人,都是一些破落的军户。”姚波拿着刚到手的账册仔细汇报道。
“好,粮食呢,每日消耗多少粮食?”李逸知道如今粮食是关键,这两万多人每日消耗的粮食可不是一个小数目,得提前做好准备。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