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九章 手术(1/3)
作品:《新万历十五年》此后几天敬修、懋修、游七、李时珍四人又聚在一起细细商议了一番,做好了施针前的种种准备,只待京城来信便立即手术。
而蒙在鼓里的老太爷,则仍和往日一样,在晖春堂“作威作福”,过得舒服极了。
这也是懋修和李时珍的意思,病人保有良好的精神状态,有利于手术的成功。“手术”一词是懋修无意间说的,不想李时珍听女后却倍觉妥帖,就把此次治疗称作手术了。
第五日下午,江陵锦衣卫驻城千户亲自送来京城加急密信,敬修、懋修、游七聚在一起,拆开封筒,内中是一块布帛,其上只有一个刚劲的“准”字,三人均认的是张居正的亲笔手书。
“必是老爷觉事态紧急,不宜拖延,便亲笔手书,着锦衣卫飞鸽传书,即送江陵,还望两位少爷决断!”游七神态严肃,沉声说道。
敬修、懋修深以为然,相视一眼,都看出了彼此的决心。
敬修握紧手中的布帛,说道:“那好,三弟、游伯,我们一同去拜见李先生。”说着,便率先走出门去,懋修、游七随后而出,向草木堂疾步而去。
见到连袂而来、满脸肃然的三人,李时珍便明白了,手术定下了。
即刻让其余人等退出草木堂,吩咐李柏守在堂外,没有呼唤,不许任何人进来。
李时珍、懋修、游七三人一一落座,唯有敬修上前一步,将手中的布帛双手呈给李时珍,恭声言道:“伯父,这是父亲大人的亲笔手书,已经允准了伯父的治疗方案,此后一切就拜托伯父了。”说完,深深一躬。
李时珍一时没有言语,只是静静看着布帛上的“准”字,遒劲有力,锋芒毕露,显见写字之人意志坚定,行事果决。心下暗叹,由此一字可见首辅大人果非常人可比,一旦下定决心,必是全力以赴,绝不瞻前顾后,犹豫不决。
此时堂中,一片静寂,游七眼观鼻,鼻观心不动不语;懋修气定神闲的看着置于桌上的书稿,惊喜于可以亲眼目睹《本草纲目》的原稿;只有敬修,眼巴巴的望着沉思的李时珍,想要询问什么,却又怕扰乱了对方的思虑,着急忙慌的样子,让一旁的懋修,不由得好笑起来。马上放下手中的书卷,示意敬修坐下,但敬修哪还顾得上这个,只是拱手站在李时珍身旁,懋修无法,也只好站起身来,陪在一旁。
李时珍惊觉过来,看到一旁的兄弟二人,忙歉意道:“老夫一时失神,倒是怠慢了二位,快请坐。”
敬修欲待说话,懋修连忙阻止,拉着他坐在一旁的椅子上。
这时游七缓缓说道:“关于老太爷的病情,先生详熟于心,现在老爷做出了决定,一切按先生的方法行事,先生还有什么要求?但讲无妨。”
李时珍缕了缕胡须,沉思了一下道:“二位少爷,楚滨先生,目前所需药物一应俱全,老太爷的身体状况良好,又有首辅大人的许可,万事俱备,老夫再无什么要求,只是之前我已言明,此乃古法,而之前我又未曾用过,能否有效,老夫也没有十足把握。”
“伯父无需有什么顾虑,只请全心诊治施针,万一有什么不妥,我想父亲大人也必定会理解的。”懋修语气坚定诚恳的说道。
敬修连连点头,只有游七,不动声色。
李时珍便不再言说什么,只是决定,明日午时为老太爷手术。因为日中是精气神最旺盛的时候,这段时间人体自然感觉阳气,通过扶正去邪、培补脾胃、助阳散寒的方式,可有效增强人体精气,同时服用药物,达到舒心活络,散瘀化石的作用。
第二日午时,五人齐聚暐春堂,其他人等则一概在外等候。而老太爷之前已沐浴完毕,此时身着白衣,静躺于床榻之上,等待“手术”的开始。
李柏拿出一个红色的檀木盒,放于旁边的桌子上,在懋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