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九章 凡是过往 皆为序章(1/2)
作品:《我陪孩子去艺考》毕业季是一个较长的时间单元,成群结队的学生,迅速占领酒店、歌厅、电影院等场所,成为夏季消费的主力军。
相比之下,张小杨略显落寞,跟自己以前两个高中的同学陆续联系了两次,林林总总,只有那么几个人。
经老张观察,张小杨这几年高中生活,同学观念相对淡薄,他从来不说哪个同学怎样怎样。联系密切的,初中一个,念完技校到韩国打工了;第一处乡下的滨海高中一个,参加了春考;一中、新一中分别一个。
都是男生,除此之外,张小杨身边没有同学交往,也没有异性朋友交往。
别的同学往往会以班级为单位,几个趣味相投的聚一聚,这是同学的感觉,张小杨不在之列。
在任何一所高中待过的班级里,张小杨都被列为编外。开始的学校是他没念完,中途转学了,不算正式同学;后续的是插班生、借读生,也不算是正宗同学。
高中三年,张小杨同学是孤独的。时间太短,交不到知心朋友。
可怜的孩子。
有时候,老张会觉得张小杨同学有些可怜。高中三年,念了三所高中,经历自然坎坷,可也是自己造成的,老张只能想方设法给他提供学习机会。
反过来想,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。不能简单归结于孩子不争气,可又能总结出是什么原因呢?
到每一处学校,张小杨总是在很短时间内,进入学校管理者的视野。
在滨海高中,张小杨进入的第一所乡下高中,有个教导处副主任叫李抢。李抢瘦骨嶙峋的样子,抽烟、打麻将、教政治、抓学生,目光如蛇蝎般盯住张小杨不放。
老张和妻子被叫到学校四五次,最终,就半年多,张小杨就被抓了个抽烟的借口,开出了校门。
张小杨和老张被人像踢皮球一般踢出来,然后老张再想方设法,让张小杨从一所学校到另一所学校。
这过程不好描述,老张穷几辈子积攒的力气,艰难地经历这一过程。
老张是外地人,大学毕业以后到人生地不熟的山城当教师,被同是教师的那些人折磨得体无完肤。
前三十年看父敬子,后三十年看子敬父。张小杨的遭遇与自己有关,与老张也有关。
总归是老张不争气,也没个一官半职,又不知道出点血打点打点。
老张其实也打点过,只是没打点李抢,李抢主任生气了,估摸着是这个原因。
进入第二所高中,山城新一中,老张通过别人找的校长,安排在班级。
级部主任陈羽津,开始也说得很好,可是老张又犯了同样的错误,没打点陈主任,相似的结局发生在半年后,张小杨又不能上学了。
这一次张小杨被开出校门,是因为月考作弊。周六下午,学校组织月考,考政治时,张小杨抄书,被陈主任看到了,当时说的是回家反省一周。
几天后,学校打电话,说学校领导例会决定,开除张小杨,再不用回校念书了。接到电话,老张懵了,不是说好了回家反省吗?怎么就开除了?
老张抓紧找一个同学,跟学校副校长认识,这一打电话,说是学校领导会开过了,再没有翻盘的可能,这是制度,不大可能破例。
同学电话中说,你老张这么大岁数了,怎么就连这点事都不懂,说出去别人都笑话,孩子考试作弊结果被开除了。芝麻大点的事儿,人家让你回家反省的时候,你就应该抓紧去送礼,没见过你这样的,这么个岁数还这么单纯,彪。
埋怨也没有用,张小杨就是因为考试作弊被开除了。
老张郁闷得难受,做个家长咋就这么难?虽然孩子有错,可也不至于开除啊,自己是不是对这个城市太温柔了,谁都能来卡自己脖子?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