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卷:暮天欲颓 风雨齐骤 33章:言辩之争(下)(1/2)
作品:《这座天下》( ) 绣虎朱擎左手置前右手负后,头戴玉冠表情怡然,既没有倨傲到不可一世,也没有卑微的俯首帖耳,不卑不亢、是市井坊间常常众口流传的标准君子模范,这副仪表气态足以让在场的学子心生妒忌,儒师心中赞赏。
苏胤和江朔北坐在墙瓦上,看着这位绣虎大出风头,都没什么反应,他们这届即将结业的太学府学子中,绣虎朱擎无疑是众人最为关注看好的一位,简直能用无可挑剔来形容,不少人私下议论时都认为再过个十年,朝廷中必有这位绣虎的一席之地,板上钉钉的国之栋梁。
只可惜未来的大才羽翼尚未丰满,撞见了前朝就已经名誉满天下的帝师,纵然朱擎一番话锋芒毕露,可仍没能压过荀先生不动如山的安稳气势。
荀先生开口解道:“在其位谋其政你可认同?”
朱擎没想到荀先生会反问于他,表情微微一怔,点头道:“认同。”
荀先生旋即笑道“你先前之言乃为古之圣贤所感,此言之后仍有‘人生三不朽,立言立功立德;一世三大统,尚忠尚文尚质之说’。可自古以来能被后世称为圣贤奉其语为经典之人又有多少?”
荀先生轻笑环顾四周,继续道:“人生一世草木一秋,有人去钻研学问,那自然就有为钻研学问之人去耕田务农的农夫,不然圣贤能饿着肚子给诸位撰写诵读文章么?”
雅院笑做一团,让凝重的气氛缓和了不少,荀先生缓缓接着说道:“各司其职便为在位谋事,大宁的太平盛世不光是太学府的书声琅琅,朝堂上的铮铮谏语,亦在耕田劳作的农夫上、奔波四方贩卖货物的商贾。”
荀先生顿了下,双目炯炯有神看向朱擎道:“有想立言于世、建功于朝的志向是好事,可想到和得到之间还有一个做到,如若志向太过远大,不如静下心来专注于眼前之事,圣贤可不光有四为之说,亦有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之言,饭要一口一口吃,事也自然是一件一件去做。”
朱擎从紧皱眉关到一气长吁,随后便深深鞠上一躬,作揖道:“多谢先生指点!学生受教!”
雅院内不知是谁带头喝了一声彩后,内外俱是一片欢腾,掌声如雷。
坐在墙头上的江朔北也不禁跟着鼓起掌,轻笑道:“不愧是帝师,比起江南那边坐而论玄的空谈之辈好上太多,既不扯些空谈机锋还绕过绣虎言辞里的坑,道理从他嘴里讲出可比照着书本里前人的话要来的更语重心长。”
有了这么一个好的开头,无疑是给在场的学子壮了胆色,不少人都蠢蠢欲动起来,随着府主周南星抬起一臂示意后,掌声停歇,又有十几名学子站出行礼,荀先生俱是一一作答,言辞诙谐风趣却不粗鄙,有关学问之说的问题更是由繁化简,一针见血。
在场的不少大儒都连连点头,有些之前对荀先生有成见的大儒随着一个个问题抛出被解答后,紧绷的面孔也松弛下来,开始抚须露出笑容。
雅院外已然是水泄不通,毕竟帝师风采可不是什么时候都能有机会目睹一二,太学府内的学子基本都围了过来,腿脚慢的学子只能焦急的拍问前面的学子,倒也有不少古道心肠的学子口耳相传,把问题和荀先生的解答传到雅院外,除去每年的新生入学外,太学府还少有这般热闹过。
苏胤算是借着江朔北的光抢到了一个好位置,虽说遭来了不少白眼,不过眼尖的看到是江朔北后也只能把难听的话藏进肚子里暗自腹诽,随着荀先生一一作答,苏胤心里对这位谜一样的前朝帝师崇拜也水涨船高,望去的目光都带着尊崇。
很快便过去了一个时辰,荀先生轻咳两声,府主周南星叫停了越来越多提问的学子,亲自沏了一杯热茶递到荀先生的手上,还没等荀先生饮茶,雅院内冷不丁的传来一声乍耳的冷哼,有人阴阳怪气开口道:“荀推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