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书记事(3/4)
作品:《无双》
无双放下书,答道:“粗看两遍!”>
张太保点点头,问道:“公主可曾看过‘白岭之战’?”见无双点头,又道:“昔日百里皇后在白岭降兵六万,颇得世人称颂,公主以为如何?”>
无双沉思片刻,道:“世人称颂百里皇后是位仁后,尤其是白岭雪崩之时,百里皇后特地命令部下保住降兵,损失不少,更为后人传诵。百里皇后此举不但赢得了部分民心,更赢得了士兵的心,此后之战中敌军士兵皆愿降于她,为平定天下扫清了不少阻碍!”>
“如此说,公主赞同百里皇后之举?”张太保直视着无双问道。>
无双顿了一下,才缓缓道:“其时为救助降兵,己方士兵损失不清,大将孙隅的独子便死于那时,孙隅一生无子,怀恨在心,于建国十四年发动叛变,几乎动摇大燕根基,兵败后占领西北边陲建立孙国,于武帝之时才被收回。降兵之中也有部分心中不服,或武装叛变或于朝中活动,致使大燕国一度动乱不止、朝政混乱,待平息之后花费三十余年休养生息才得以逐渐恢复繁荣。百里皇后此举实则埋下了祸根!”>
张太保抚了抚胡须,点点头道:“公主所言不无道理,若公主是百里皇后,会做何抉择?”>
无双似有些疑惑,但还是老实回道:“‘白岭之战’大胜,百里皇后虽然为建国扫清了些许障碍,却又导致日后的全国动乱,相较之下,弊大于利!本宫以为,开国容易守成难,若是本宫,宁愿建国困难也不愿国家动乱,因为动乱更伤元气。而为救助心思不明的降军折损忠心耿耿的己军,实在令部下寒心。故若是本宫,必坚持完全杜绝降军之异心!”>
人的心思怎能完全控制,要想完全杜绝降军的异心,最好的办法便是不留降军,无双所言正是此意,不免过于狠辣。张太保却并未斥责无双暴戾,竟有些欣慰道:“公主见解独到,虽与世人评价不同,却另有一番道理,臣甚感欣慰,更恳求公主多加研习《兵论》一书!”>
无双颔首,算是应允。此时,皇子们却是到了,张太保不再言语,待时辰一到便开始讲课。燕静却淡淡地看向无双的方向,虽然他面色淡然,似在认真看书,但张太保与无双的对话他却是听得清清楚楚,心中早已惊诧不已。开国皇后百里氏因“白岭之战”闻名天下,被传诵了几百年,即便是其他国家提及也会赞其仁德,无双却道出了其仁厚之举背后的种种不妥。世人言孙隅为逆贼,道降军忘恩负义,却从未想过孙隅叛变是因丧失独子而怀恨在心,而降军本就心怀异心。他也从未想到此点,今日无双一语道破,使得他心中激荡难平。>
燕静平静心绪,唇角隐隐露出一抹极淡的笑意,这个七皇妹呀……>
李太师看着专心写字的孙子,思及七公主的那番“帝王论”,不由笑道:“晏儿,折铁宝剑如今的主人极不一般呢!”>
李幕遮刚进书房就听到这一句,便问道:“父亲是否有所试探?”>
李太师并未回答儿子,只对李晏道:“若有机会,晏儿可愿凭自己的能力入朝为官?”>
李幕遮闻言惊道:“父亲,莫非?”莫非要重开科举了?>
李太师但笑不语。清流一派近来活动频繁,怕是快了。>
书房中祖孙三人只李晏神色如常,面上一片淡然,缓缓道:“晏儿自然是要凭自己的能力入朝的,否则如何夺回折铁宝剑!”>
看来他还没忘记夺剑之事,李太师大笑:“有志气!”>
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>
忽忽,喘气更完.下午或者晚上会加更番外一篇,我写好就发.>
那个,跟亲说一声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