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(2/2)
作品:《杨絮飘唐》预支历史了,这慌总得圆回去。连忙又道:“牛使君就不要客气了,使君这次进京肯定拜相。”
牛僧孺是个学究,听了这话,反倒更加感兴趣了,捋了捋胡须笑道:“兄弟如此肯定,我倒是要听一听你的理由。”
杨絮又开始搜索脑中的历史知识:“裴度裴老相爷和元稹互不协调,统统被罢相。崔植崔相爷,受不了丧子之痛,也辞去职务。
如今朝廷的四相只剩下了一个,在这个时机,牛使君被调入京城,肯定是拜相。”
“呵呵”牛僧孺表示不信,道:“被调入京的人多了,为什么偏偏是我拜相?”
杨絮又故作玄虚道:“这就得朝廷如今的形势变化。如今李德裕被调出京城,代替使君做浙西观察使。
李逢吉却如日中天,拜兵部尚书,且与王守澄枢密使关系密切。他必会保牛公为相。”
牛僧孺听了,略略沉默片刻,心中惊讶这青年竟然知道王守澄与李逢吉的关系,着实是有些不简单。
“一个地方县尉,对朝廷情况如此了解,老夫自愧不如。”牛僧孺拱了拱手笑道。
杨絮连忙弓了弓身子道:“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,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。这是我们做臣子的都应该做的。”
对于杨絮剽窃范仲淹的名言,牛僧孺更是惊讶不已。惊讶这么的青年不仅有这样高的思想境界,还有这么高的学修养。
牛僧孺又拱了拱手道:“老夫受教了,郎君谈吐不凡,一定是出生名门望族吧。”
能让牛僧孺躬身,看来自己的剽窃达到了很好的效果。杨絮做出一凡儒者样子道:“在下出生弘农杨家,长房杨宣公之子杨絮。”
“杨宣公的儿子?”牛僧孺拍了拍杨絮的肩膀道:“原来是世侄,我与你叔叔杨虞卿、杨嗣复私交甚密。”
杨絮又连忙拱了拱身子,恬然不知为耻叫了声“伯父”。
牛僧孺高兴不已,从怀里掏出一本册子道:“世侄修养非凡,这是老夫自己平日里写的几首诗,还请世侄指教。”
唐朝的人,遇到特别投缘的人,就会赠送自己的诗集作为礼物。这已经是人间最高级的礼遇了。
杨絮表现出受宠若惊的样子道:“一定拜读大作。”
“如今这老头子已经被自己忽悠的神魂颠倒了,不如再加把火,自己就又多了一个靠山。”杨絮心中不禁暗自高兴。
杨絮想着就翻来诗集假装翻看了几首道:“牛伯父的诗真是进亦忧,退亦忧。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。”
杨絮一边,一边心中暗自高兴,自己就凭范仲淹这一篇章,就搞定了这个老学究。如果当初自己多背几篇,那他还不得磕头拜师了。
牛僧孺看着杨絮,是越看越欢喜,越看越喜爱。连连赞叹道:“世侄真是好见识,好采。”
本章已完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