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5章 天空是极限(1/2)
作品:《策划人生》策划人生 第165章 天空是极限
这个很有些无厘头,可又确确实实存在,隔三差五拉低香港股市一直到今天的“唐蟹效应”,说来真是话长。
要追根溯源,还得从198年中的北京,莫家那顿家宴讲起。
宴后,唐赫得被莫家的老爷子吹胡子瞪眼的骂,说他是“胆包着人”,不止因为他够胆给中南海的一号人物讲栋笃笑。
刚刚尘埃落定不久的连环收购案是他得意之作,连邓爷爷也有所耳闻,颇有兴趣的听他介绍了一番前后策略,笑眯眯总结了五个字:商场如战场。
战场讲兵力,商场讲财力。他老人家当年带兵打仗的时候,每天面临的情势大多比之前置的的处境更惨,以寡敌众、孤军深入、四面楚歌之类的词汇尽可用上形容,可没有唐赫得这样好条件占据绝对优势。
说起这个,唐赫得便不知是不好意思还是得意的笑:“嘿嘿,那些钱都是之前投机倒把挣的。”他当初不是还惹了一屁股骚么?
他倒也直白,直接用上了这么个听不出来褒义的词汇概括爱伦的本质:说到底,货币仍然是一种商品。
在这个网络还没有出现的年代,伦敦和香港两的汇市的美元对港币汇价是常常有差的,赚钱不就是低买高卖嘛。以理解,不容易理解的只是他凭什么能那么短时间赚那么多。
象征性提了提保证金杠杆的放大效应之后,唐赫得便开始打一个不那么恰当的比方来解释。也真是亏得他,一个被定性为英廷“孤臣孽子”的殖民的“遗少”,居然对中国特色如此熟悉。
“其实爱伦的经营方式一点不新鲜,内的也有啊。现在中国物价不是双轨么?谁有本事用计划价买,再用市场价卖,当然会赚大钱。”
“不过说起来简单。做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。在香港,暂时只有爱伦有这个本事;在内的,暂时大概只有官员吧?”
八零年代的中国。物品价格是双轨制的。除了按供求关系调整的市场价格外,有些重要物资,会用特定的、低于市场价格提供给指定企业,称为计划供应。
同一种物资,市场与计划之间的差价十分大。于是有政府部门或掌权的官员,利用他们可以调拨物资的行政权力。占有计划物资转到市场高价出售。从中渔利,这就是所谓“官倒”。
究其实质,无非就是利用特权谋私利,抬高物价,损害公众利益。
前面那么莽撞都没出事,给了唐赫得勇气继续冒失,就差“官倒”两个字直接出口。人也继续没有生气。他吃的盐比唐赫得走的路多,一个香港后生都看得出来的事情,他怎么会不知道。
没有正面回应,他给唐赫得讲了一个故事。
1980年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德曼获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邀请,就世界经济、通货膨胀、计划经济社会中市场的运作等问题发表演讲。
在他的一场讲座中,中国的一位副部长问了这样一个问
“在美国谁负责物资分
听到这句问话,唐赫得登时就默了。他毕竟还是太年轻,并不清楚原来在这个年代,国人对经济问题几乎一无所知,甚至是副部长级别。
他大概能猜到老人给他讲这个故事是什么意思:太低的起点决定了转轨只能一步步来。双轨并行的阵痛恐怕还要持续一阵子。
唐赫得有些无力感——他清楚记得,曾几何时。内的民众的强烈诉求之一便是“打倒官倒”。
不过,他自己转世为人的经历与已经发生的改变让他觉得。有句英文俗谚是至理名言:othingisimossible
翻译成中文,就是一句挺流行的广告词:一切皆有可能。
他是一个乐观的人,感觉的事情做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