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章身世之迷(五)(2/3)
作品:《唐韵》妻生子,但所产的几个儿子先后夭折,只有最后所生的一个陈寒被养活。
忠心事主的陈忠的父亲及其他那些属下,一直保护着陈辩一家,并伺机起兵复国。
只是因为他们的力量过于弱小,而当日的隋帝国非常强大,他们也暂时断了复国的念头,一直在杭州一带隐居着。护卫陈辩的那些禁军将军也一样娶妻生子,并将所有人的姓都改成“陈”,以示纪念已经亡国的“陈国”,并继续护佑着陈辩,在隋末群雄起事时候,陈忠的父亲陈华也准备跟着起身,但生性懦弱的陈辩安于现状,不愿意起事,在后来边上的人鼓动下,终于勉强答应,但很快就被李子通所领的江南义军吞并了,陈辩也在作战时候受伤,其手下趁机会,逃出了李子通的大营,重新回到杭州一带隐居。
就在三年前,也就是贞观元年,陈辩因伤病复发,不幸病亡,随后陈辩的妻子也就是陈寒的母亲张氏也染病仙去。也是在同一年,陈忠的父亲陈华也因病而亡,再加上起事时候折损了不少骨干力量,接替父亲主事的陈忠自觉复国无望,也和已经十六岁的陈寒商量下一步如何打算。
一直是个纨绔公子般整天只知道花天酒地的陈寒,比父亲陈辩更加的不思进取,根本没想过要举复国的大业,并劝陈忠也断此念头。两人最终商量的结果就是,陈寒劝服性子倔强的陈忠放弃复国念头,好好享乐。而陈忠也把陈寒说动,进京投奔如今已经身居礼部尚书的堂祖父陈叔达,想依附陈叔本谋个一官半职…
“原来是这样…”陈寒在听了陈忠所说的后,叹了一口气,这身世还真的复杂。
不过随后陈寒也很是担心,他的父辈曾经参加过隋末的义军,最后好像还是被李唐镇压下去的,若是李世民知道了,会不会有所猜忌。
他该如何向李世民说明自己的身份?这是挺让人头疼的问题。
即使现在不需要向李世民说明,孙思邈那里肯定要说清楚,他该如何向孙思邈说这一切?孙思邈听了后又会有什么反应?孙思邈还敢让他跟着吗?
“少爷,您身上的那块玉还在吗?”陈忠看到陈寒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,小心地问道。
陈寒从怀中掏出了玉,有些疑惑地问道:“忠叔此玉是什么?”
这是块神奇的玉,正是这块玉引领着陈寒来到大唐,他很想知道这究竟是块什么玉。
陈忠既然是当年主事的将领的儿子,当时又在禁军中任职,这些事情自是知道的最清楚。
陈忠看到陈寒身上的玉还在,大松了口气,然后却摇摇头:“少爷,这块玉的事情待以后老朽再和您说,现在还不是时候…不过你得将此玉好好地保存,千万不可遗失掉…”
“忠叔,这是为何?”陈寒不解。
“以后您会知道的!”陈忠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。“那好吧!”陈寒也不再问。今日所知道的事已经足够让他好好想上一阵时候,得该回去好好思量一下,想出法子如何应对这新出现的情况,这是当务之急。
“少爷,您现在身体已经无恙了,老朽还想知道您什么时候去拜访陈尚书…”这是陈寒此行来安最重要的事,如今见到了陈寒,陈忠当然要问询一下。
“这事还是待过一段时间再说吧!”陈寒现在根本没念头去考虑这事,他现在认识了房玄龄、李靖等大唐名臣,连皇帝李世民他都已经搭上关系了,肯定比找陈叔达管用,只是这个近亲的人,去拜访一下还是必须的,但不是现在最紧迫的事。
“那也可以!”陈忠犹豫了一下道:“只是少爷,既然您已经平安归来,老朽也完全放心了,江南一带的产业老朽放心不下,还得老朽回去打理,不能一直在安陪您了…”
“忠叔,接下来几日你把所有的事再细细都和我说上一阵,这样一些事我自己就可以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